宜兴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索引号 | 014046317/2013-00029 | 生成日期 | 2013-01-17 | 公开日期 | 2013-01-17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中国宜兴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主题(二)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经济管理,文秘工作 | 分类词 | 报告,经济,管理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宜兴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
1月16日,受市政府委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迎春在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就全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作了书面报告。
报告回顾总结了我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经济持续下行的巨大压力,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致力当好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军”的总目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全力以赴稳增长、坚定不移快转型、积极培育新优势,努力化解各种制约因素,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发展平稳健康,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报告还介绍了2012年我市的综合实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有效投入、生态建设、人民生活、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实事工程等十个方面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2012年,在复杂、困难的外部经济环境下,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重特大产业项目还未明显突破,项目储备依然不足,发展后劲相对乏力;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财税增收压力加大;资源和环境等要素制约加强,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对此,我们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报告说,2013年,我市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性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力争13%,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力争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力争18%,其中工业后劲投入增长16%,力争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力争16%;农业总产值和多种经营产值平稳增长;规模工业产值增长9%以上,力争11%;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力争11%;流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力争12%;进出口总额增长8%,力争10%;出口总额增长8%,力争10%;工商登记协议注册外资、到位注册外资达到上级要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3%以上,力争15%;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定范围内。
2013年我市还将继续抓好事关全局、惠及民生的实事工程,初步安排11件实事项目,具体为:
1、就业创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实现就业2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8万人,转移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农村调查失业率均控制在3.2%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年末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1%。
2、福利保障。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从100元/月提高至120元/月),提高低保标准(从420元/月提高至490元/月)。2013年计划募集基金4000万元,发放各类善款3100万元。新建市老年康复护理中心,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新增护理型床位300张。加快推进市民卡工程。
3、放心消费。在已有16家平价商店的基础上,新增16家以上平价商店。建立全市统一的肉菜追溯管理平台,继续实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对10家农贸市场进行商场化改造。
4、安全饮水。实施氿滨水厂续建工程、湖㳇 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
5、环境提升。续建宜兴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建污水管网90公里,实施单位纳管300户,农村自然村纳管15个。继续老城区改造工程。继续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3324个自然村的环境整治任务,争创20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加大天然气推广力度。
6、安居工程。实施钱墅人家(二期)建设工程,续建经济适用房16万平方米1378套。实施公共租赁房建设,续建尚福公寓公租房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814套。实施桃溪人家建设工程,续建812套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7、方便出行。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实施农村义务制教育学生安全出行工程,优化校车线路24条,实现农村义务制教育校车全覆盖。
8、医疗卫生。实施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和宜兴市红十字会血站迁扩建工程。
9、教育培训。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按省优质幼儿园标准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心幼儿园18所。建设宜兴实验小学城东分校。对实验中学北校区、外国语学校西校区及城西小学进行改造,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实施和桥中学迁建工程。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8500人,培养高技能人才4500人。
10、文化生活。开展文化乡村行,全市18个镇(街道)各组织一台文艺演出,并向其他镇(街道)输出演出;各镇(街道)至少创建1家五星级农家书屋。实施文化中心建设工程,续建大剧院、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实施有线电视农村网络双向化改造及城区网络优化工程。推动全民健身工程,打造城乡10分钟健身圈,增设健身设施160套。
11、平安建设。续建技防城二期:提高“三中心”合一的应用水平,推进技防镇(园区、街道)升级改造、社会面监控资源整合应用、技防入户工程、技防小区(村)建设、“3. 20”工程可持续建设、“二车一台”监控系统建设及停车场监控系统建设。实施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建设。
另外,2013年拟列入政府投资计划项目161项,总投资183.37亿元,其中结转84项,计划总投资141.88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62.94亿元;2013年计划投资80.97亿元,其中结转项目计划投资54.76亿元。
为确保完成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加强宏观调控,提升经济工作的统筹水平;提振三大需求,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支撑;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建设生态文明,打造跨越发展的竞争优势;突出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