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07期
市政府关于印发宜兴市现代服务业三年提速行动计划的通知(2011-12-5)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时间:2012-08-23 12:42:01   [        ]     
文号 宜政发[2011]106号
制发机关 宜兴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2-08-23
文件类别
文件状态 执行中

 


各镇人民政府,环科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街道办事处,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宜兴市现代服务业三年提速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宜兴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宜兴市现代服务业三年提速行动计划

2011—2013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主要举措,更是把宜兴建成宁杭城市带上最强的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最美的新兴中等城市、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内在要求,根据《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要求,创新发展思路,改革体制机制,壮大优势服务业,扶持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全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将宜兴打造成为长三角度假旅游目的地、生态宜居城、苏浙皖三省交界商贸物流中心

二、发展目标:

围绕业态转型、产业提升、品牌打响、服务做优的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力争在三年内初步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以公共服务业为特色,以生活型服务业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2013年,我市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是:

——总量扩大。到201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550亿元以上,服务业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力争达到43%以上。

——结构优化。商贸流通、生态旅游等优势服务业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内部结构得到明显优化,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服务外包、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

——贡献提升。到2013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超过23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比重达到39%左右。服务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达到52%以上。

——就业增加。拓展产业发展领域,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到2013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25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

三、具体实施目标和计划

(一)生态旅游业(牵头单位:市旅游局)

1、行动目标:

2013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50亿元,基本建成省内一流、国家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2、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抓好旅游项目的开发,着重打造云湖旅游度假区、阳羡生态旅游区、善卷洞风景区、蜀山风景区、东氿生态运动体验区、滆湖生态湿地等六大重点旅游板块。积极开发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培育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精品乡村旅游点。规划建设一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力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

抓住宁杭高铁通车有利契机,规划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和游客咨询中心。开通城市旅游观光巴士,增加景区旅游专线,形成便利、快捷的旅游交通服务网络。引导旅行社与国内外知名品牌旅行社集团的合作,力争三年内引进12家央企联合社,培育本市亿元社1家、5千万元社2家。加快高星级饭店建设,至2013年全市高星级旅游饭店达到8—10家,星级旅游饭店总量要达到20家。建成和完善中国陶都陶瓷城、善卷风景区、湖滏等三个大型旅游购物中心,在城区和重点旅游资源镇建造一批特色饮食街、购物街,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规范提升农家乐,到2013年,建成23个农家乐集聚区,星级农家乐力争达到80100家,同时创建成功30家生态(乡村)旅游示范点并力争突破。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积极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专项旅游等旅游产品,重点规划建设温泉度假村、江南水乡度假村、自驾车营地、华东生态休闲园以及国家森林公园狩猎场等休闲度假项目。

(二)商贸流通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1、行动目标: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达到450亿元以上;市场成交额达到460亿元,年均增长20%;努力培育华地商业集团、长三角金属物流园和融达市场群3个百亿级集团。

2、主要任务:

按照建设城乡一体化现代商务特色城市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做好东氿新城、环科新城、高铁新城三大特色城市商圈规划,重点规划好城东新区的现代商贸服务建设,使之成为集商贸、金融、文化、休闲、娱乐活动为一体的现代商业中心集聚区;继续推进丁蜀市级商业副中心区的建设,鼓励发展购物中心、中型精品百货商店、大中型连锁超市、仓储商店、便民店、大中型餐饮店等商业服务设施;加快张渚、和桥、官林、徐舍、周铁等九个中心镇商业的规划建设,重点发展连锁店、便民店、专卖店,适当发展购物中心、百货商店,加快形成定位更准确、特色更鲜明、功能更完善的商贸服务业新体系。扶持培育江苏华地集团发展总部经济,打造宜兴商贸流通销售百亿强企。构筑新型农村、农业、农民三农商品市场流通体系,实现镇园区有连锁超市,行政村有连锁放心门店的目标。

(三)现代物流业(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1、行动目标:

重点培育发展社会化、专业性的现代物流业,确保物流业增长水平高于全市服务业平均增速,年均递增达26%以上。到2013年底,物流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明显下降。

2、主要任务:

按照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强化集聚、提升水平的发展要求,加快融达汽车建材、环保交易市场、陶都陶瓷市场、石材交易市场、电线电缆、化纤纺织、亚麻纺织等七大物流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加快重大物流项目建设,重点支持长三角金属物流园、大新华物流、华亚物流等生产服务物流项目建设,并将之培育成国家、省、无锡市重点物流企业。重点支持汇全物流、江苏中兴农业等商品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构建由商贸批发、连锁零售两个层次和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农业资料三类产品组成的物流配送体系。加大物流业招商力度,力争引进一批国际性品牌、跨国采购中心来宜合作,努力提升我市物流业的发展水平。

(四)服务外包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1、行动目标:

2013年,全市服务外包企业数累计达到150家,100人以上企业达到8家;服务外包产业业务总额达到2.3亿美元;完成服务外包产业载体建设35万平方米;全市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数达7000人。

2、主要任务:

加快构建服务外包一区两园两集群 的空间和产业布局。以环科园(一区)文化创意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央商务区等载体为依托,建成以环保设计、文化创意、留学人员创业为核心的服务外包基地。以开发区光电产业园和宜城街道数码园(两园)为核心,依托光电产业园,引导光电产业向高端延伸,重点发展以光电设计为主的流程外包;依托数码园,重点发展远程数据服务、软件模块开发、动漫创意等外包产业。以丁蜀镇、官林镇(两集群)为中心,结合自身特色产业体系向外辐射,打造与自身产业相配套的工业设计外包、物流外包、产品检测外包等特色外包基地。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从业人员超千人、外包业务总额超千万的龙头型、基地型企业,更大力度支持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实施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和境内外上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一批服务外包领军人才,鼓励和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和研发服务机构来宜兴设立合资公司。

(五)文化创意产业(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

1、行动目标:

2013年,宜兴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70亿元,超亿元文化企业达20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6%左右。

2、主要任务:

着力培育乐希科技、凯创信息、金氿动漫等一批在业内技术领先,成长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优势企业,努力引进一批有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的动漫网游企业,实现动漫网游产业突破发展。积极发展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电子商务等新型文化业态,延伸和拓展产业链,进一步做大做强现代传媒业,力争培育年营业额5000万以上的综合性广告公司2家以上,力争每年由本地影视公司投拍2部以上影视作品。加强紫砂技艺传承和创新,进一步提升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研究、收藏、展示功能。积极推进紫砂文化创新和繁荣,定期举办陶瓷文化艺术节等陶艺活动,到2013年,宜兴紫砂陶瓷艺术品生产销售收入达58亿元。充分发挥悲鸿故里书画之乡的优势,建立书画创作基地,积极推进中国宜兴艺术家村建设,重点培养一批书画界新一代领军人物,以书画艺术品创作者为中心,整合经纪人、画廊、美术馆、拍卖行等要素,形成书画艺术品产业链。

(六)金融服务业(牵头单位:市金融办、人民银行)

1、行动目标:

2013年,全市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800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380亿元,本外币存贷款增幅均高于无锡和全省平均增幅;新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宜兴农村商业银行实行走出去战略,在外省市设立分支机构2-3家;在省级以上经济科技园区各成立科技小贷公司2家,设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12家,小贷公司总数达到20家,实现农村小贷公司建制镇全覆盖,小贷公司贷款余额达到60亿元以上。设立农村基金试点互助组2-3家,力争全市基金公司机构突破30家,基金总额超过80亿元。

2、主要任务:

大力发展商业银行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强城东新城、开发区、环科园等重要金融集聚区的规划和建设,重点加强城东新区金融一条街建设。积极规范发展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种子基金、私募基金等投融资方式。初步完成太湖西线股份制商业银行集聚区的基本框架,力争将宜兴打造成为全国金融生态示范区。加强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监管,着力提高金融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1、行动目标:

以建设数字宜兴为契机,到2013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引进和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10家,超5000万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20家,超千万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30家。

2、主要任务:

围绕做强产业,提升竞争力的要求,着重研发具有我市行业特色的工业控制软件;积极开发基于物联网的交通物流、环境监控、智能安防等行业应用软件;突出发展汽车电子产品、数字仪表仪器、移动通信产品、机电一体化、家电产品、信息安全等领域嵌入式软件;重点支持以软件技术为支撑的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KPO(知识流程外包)、BTO(业务转型外包),形成有鲜明特色的软件外包产业体系和软件外包企业集群。鼓励建设B2B交易平台和B2C交易平台,加快推进第四方电子商务平台支撑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在物流、通信、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行业中推广应用,并带动各相关行业电子商务的应用。

(八)科技服务业(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1、行动目标:

2013年,累计形成各级各类科技服务业的组织机构220家,研发机构双高研发人员数量达到600人,研发机构开发新产品的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研发机构专利年申请量达到2000件,其中发明专利达到25%

2、主要任务:

以市重点规模企业和科技成长型企业为主体,建设企业自身研发机构,努务打造一批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到2013年,全市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省院士工作站8家;宜兴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00家。突出环科园、经济开发区和创新型乡镇及科技产业园区,加大资源整合和公共服务能力,到2013年未,建成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技术支撑作用的研发、设计、检测、培训等10个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和地区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建设新型环保、新材料、物联网、高端线缆、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在创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到2013年,全市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个,集聚高层次创业人才1000名,孵化科技初创型企业500家,并实现年2.5亿元的应税销售收入。

(九)房地产业(牵头单位:市住保房管局)

1、行动目标:

2013年,新增商品住房40000套、395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34800套、280万平方米,新增保障性住房配套小区5处,其中廉租住房、城镇家庭租赁型公共租赁住房1900套、经济适用住房4000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7200套(间)。争创江苏省物业管理优秀项目3个、无锡市级物业管理优秀项目6个。

2、主要任务:

调整房地产供应结构,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完善由保障性住房、商品住房等组成的满足不同层次居民居住需求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合理的住房布局。到2013年新增保障性住房配套小区5处,在宜城、丁蜀城区以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为主,园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围绕东氿新城、环科新城和科创新城等城市重点地区建设,坚持各类住宅合理配置,满足不同层次需求,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品质楼盘,建设一批生态宜居住宅小区。

(十)社区服务业(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1、行动目标:

2013年,全市90%以上的社区配足社区服务和活动用房, 90%以上的社区完成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市所有城镇社区和三分之一以上农村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养老机构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28张以上;全市设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站50个,注册登记志愿者人数达3万人。

2、主要任务:

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落实社区配套用房,确保所有社区具备五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场所等基本功能。健全社会福利和社会扶助服务网络,保障社区特殊群体和优抚对象的基本权益。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覆盖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市、镇街、社区三级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到2013年,50%以上的社区建有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社区的注册登记志愿者人数达到居民总数的10%以上。不断开拓社区志愿服务新领域,积极发挥志愿者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引导科学发展

坚持规划的导向作用,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筹发展的要求,在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本规划的框架内,科学制定服务业各类专项规划。全市相关镇、园区、街道和相关部门都要根据本地、本行业的实际情况,立足资源禀赋,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明确繁荣发展服务业的思路、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谋划筛选重大项目,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围绕规划落实,完善工作机制,形成谋发展、促发展的合力。

(二)完善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进一步理清各种政策制约和体制障碍,严格落实国家、省关于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对重大服务业项目和重点服务业企业用地、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加强产业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城市主城区退二进三旧城改造中置换出来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积极探索对重点项目、新兴业态及一些投资周期长、前期投入大、长远效益好的服务业载体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三)扩大开放,提升发展层级

抓住国际服务业资本转移和入世后过渡期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加快我市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步伐,重点培育大型服务企业,促进我市服务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除国家明令禁止的领域,其他领域一律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各类招商平台,加强现代物流、旅游、文化、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的对外招商;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金融机构、知名公司总部、跨国采购中心、国际展览业公司、市场中介机构等服务业企业到我市落户,带动我市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招才引智,构筑人才高地

大力引进和培养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以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水平发展。凭借无锡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我市的有利条件,鼓励引导院校增设现代服务业紧缺专业,加快培养物流、金融、文化创意、商务策划等现代服务业人才,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输送更多人才。积极创设宽松的人才引进环境,大力实施海内外高级服务业人才引进计划,研究制定高端服务业人才的优惠政策,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五)加强考核,提升服务水平

 服务业是当今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焦点,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全市各级要充分认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服务业工作摆在战略高度来谋划和推进。进一步强化市服务业领导小组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制定各重点领域的行动计划,抓紧制定出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工作计划。加强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的统筹规划和跟踪服务,健全服务业统计体系,制定统计标准,建立通报制度。加大服务业工作考核力度,研究制定《宜兴市服务业绩效考核办法》,将服务业增加值、投资增速、占GDP比重、从业人员比重等目标和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