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常务会议宜政纪[2011]7号
索引号 | 014046317/2011-00519 | 生成日期 | 2011-06-10 | 公开日期 | 2011-06-10 |
文件编号 | 宜政纪[2011]7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中国宜兴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主题(二) | 体裁 | 其他 | ||
关键词 | 分类词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政府常务会议宜政纪[2011]7号 |
6月2日上午,市长王中苏主持召开了市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会议专题讨论、研究了农贸市场商场化改造、2011年第一批市定重点工业项目、发展工业地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调整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率、实施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备案、发行第二期企业债券等7项议题。现纪要如下:
一、会议讨论、研究了农贸市场商场化改造工作,听取了市商务局《宜兴市农贸市场商场化改造(建造)基本标准》、《关于“农改商”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标准》、《意见》)的汇报。会议指出,实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是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推进农贸市场商场化改造,对于加强社会管理、大力改善民生以及保障食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加快推进、早见成效。会议原则同意《标准》、《意见》精神,由市商务局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分别以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文件下发。会议强调,改造建设一批现代、文明、安全、卫生的农贸市场,既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切合宜兴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方向。各级各部门要本着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加快寻找出一条科学可行、符合实际的新路子,加快改造一批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现代化农贸市场。一是要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切实按照“安全保障、环保达标、方便群众,形象优化”的总要求,深入推进“农改商”进程,真正使农贸市场成为老百姓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场所。二是要坚持标准,有序操作,必须按照“条件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总步骤,有计划加以推进,切忌一哄而上。原则上全年“农改商”市场不能超过8个。三是要规范验收,严格奖补,“农改商”工程竣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市政府将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具体奖励额度由市商务局、财政局等部门制订规范性操作意见,共同予以审核把关。
二、会议讨论、研究了2011年第一批市定重点工业项目事宜,听取了市经信委《关于拟列入2011年第一批市定重点工业项目情况的汇报》(以下简称《汇报》)的汇报。会议指出,工业经济是宜兴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项目投入是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后劲和动力。就目前来看,我市工业经济规模总量与周边先进地区还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源源不断的项目投入,来支撑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今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叠加影响,有可能会使项目建设处于低潮期,及早抓好今年第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确定、组织和实施,以大规模、高质量的投入保增长、促发展,是当前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市经信委要以即将举行的“2011宜兴(上海)投资贸易说明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建设力度、推进力度,全力以赴确保我市项目建设和后劲投入有一个良好局面,为圆满完成全年工业经济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会议原则同意《汇报》精神,确定56只项目为今年第一批市定工业重点项目。会议强调,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工业经济要实现良好开局,离不开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强劲支撑和保障。各级要抢早抓先,克难攻坚,迅速造浓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确保第一批重点项目抓得住、盯得紧、落得实,尽快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要在鼓励技改扩能上下功夫,进一步做大工业经济即期增量。二是要在招引优质项目上下功夫,紧盯优势企业、新兴产业、高新产业招引大项目,积极做好佳诚太阳能、国电动力、东方电气、硅谷电子等一批在建重大项目的服务工作,充分体现重大项目的带动示范效应。三是要在扩大直接融资上下功夫,加快企业整体上市、融资扩股步伐,拟在6月份举行一次股权融资推介会,帮助企业破解融资瓶颈。四是要在提升服务效能上功夫,加大电线电缆、环保等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寻求突破难题、化解制约的有效方式,致力营造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多作贡献的政策环境。为确保实现工业经济“双过半”目标,会议要求市经信委对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做一个系统分析,并提出下半年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及举措,为开好半年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三、会议讨论、研究了发展工业地产工作,听取了市经信委《关于加快发展工业地产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操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汇报。会议指出,发展工业地产是加快集约发展、缓解用地制约、打通中小企业发展通道的有效举措。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工业地产作为园区转型工作的重点,主要目的,就是要在节约土地的前提下,探索出一种承接中小企业项目的新载体、新模式。会议原则同意《意见》精神,由市经信委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以市政府文件下发。会议强调,发展工业地产,实现转型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必须要按照“规划先行、产业类同、配套共建”的原则,规范工业地产项目建设。具体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所有工业地产必须在工业集中区的前提要明确。二是工业地产项目共建配套设施的标准要明确。三是工业地产项目运营以租赁形式为主的导向要明确。
四、会议讨论、研究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听取了市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汇报。会议指出,残疾人是社会上有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既是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的要求,也是保障残疾人劳动权利、确保我市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会议原则同意《意见》精神,以市政府文件下发。鉴于我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的实际情况以及残疾人事业发展所需,会议明确,机关事业单位残保金征收形式不变,征收综合规费的企业仍按原规定执行;从今年起,对不纳入市财务结算中心管理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不纳入综合规费征收范围的外商独资企业和其他各类经济组织,由地税部门负责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具体征收标准和口径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五、会议讨论、研究了调整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率工作,听取了市人保局《关于调整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汇报。会议指出,由于我市产业结构偏重、中小企业偏多、工伤事故频发,从2008年以来,我市工伤保险基金已连续三年收不抵支,积累严重不足。国务院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于2011年1月1日实施之后,我市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根据无锡市调整费率的精神以及工伤保险“以支定收”的管理原则,进一步上调工伤保险费率,已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综合考虑工伤保险基金的健康运行和减轻企业负担的需要,会议原则同意《建议》精神,决定自今年7月1日起,将一、二、三类企业的工伤保险费率分别由0.5%、1%、1.5%,提高到1%、2%、3%,原定于7月1日实施的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延期1年实施。同时,考虑到生育保险基金已具备一定的抗风险和储备能力,会议同意生育费率由0.8%降至0.5%。会议强调,工伤保险费率调整工作,涉及面广、关注度高、政策性强,市人保局在实施调整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宣传解释,积极争取广大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要以调整工伤保险费率为契机,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督促企业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保障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六、会议讨论、研究了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备案工作,听取了市物价局《关于实施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备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汇报。会议指出,实施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备案制度,既是贯彻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也是保持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对商品住房实行价格备案制度,对于规范房地产市场价格秩序,加快解决商品房销售中存在的标价混乱、信息不透明、价格欺诈等诸多问题,必将产生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会议原则同意《通知》精神,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下发。会议强调,做好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备案工作,只是加强房地产市场价格监管、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调控手段之一。要有效缓解住房难、住房贵的问题,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平价房、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建设工作,加大房屋供给力度,真正建成全覆盖的住房供应体系,致力满足社会各个层面的住房需求。
七、会议讨论、研究了启动发行第二期企业债券工作,听取了市财政局《关于启动发行第二期企业债券的请示》的汇报。为了有效缓解我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大规模融资的难题,保障重点建设工程顺利推进,会议原则同意发行第二期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为15亿元。会后,请市财政局会同市发改委共同做好申报争取工作,力争年内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明年一季度择机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