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宜南山区生态保护和发展规划》制订完毕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10-01-20 09:11:36
浏览次数:112824683
索引号 | 014046317/2010-00019 | 生成日期 | 2010-01-20 | 公开日期 | 2010-01-20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中国宜兴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主题(二) | 体裁 | 其他 | ||
关键词 | 分类词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宜南山区生态保护和发展规划》制订完毕 |
《宜南山区生态保护和发展规划》制订完毕
我市最宝贵的生态资源区———宜南山区未来将以何种面貌亮相,备受市民关注。近日,《宜南山区生态保护和发展规划》由市规划部门精心制订完毕。
宜南山区主要包括“六镇一街一场”,即张渚、西渚、太华、湖㳇四镇全域,丁蜀镇西南部、徐舍镇南部、新街街道南部,以及宜兴林场等区域,总面积约603平方公里,约占市域面积的30%。该区域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对我市的生态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确保宜南山区得到科学发展,该《规划》根据宜南山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从生态保护、旅游发展、村镇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管制五个方面,明确了规划总体定位、保护及发展战略、各项建设活动的准入门槛及控制指标等。围绕生态保护,该《规划》划分了四类生态控制分区:禁止建设区331.4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55%;限制建设区12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2%;控制建设区12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1.4%;城镇建设区2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5%。围绕旅游发展,《规划》明确,要通过挖掘整理南部山区的茶、禅、陶、洞、竹、水等特色旅游资源,进一步明确和整合阳羡风景区、铜官山风景区、云湖景区三大核心景区,将宜南山区打造成集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生态观光、居住生产、涵养水源等多种功能,具有国际一流生态标准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度假区。同时,《规划》还围绕村镇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管制等作出了详细要求。
作为宜南山区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今后,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均将被纳入统一管理。各地各相关部门将组织制订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等,加强规划间的衔接,从而建立起完善的规划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