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索引号 | 014046317/2009-00592 | 生成日期 | 2009-10-07 | 公开日期 | 2009-10-07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中国宜兴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建设规划 | 主题(二)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城乡建设 | 分类词 | 建设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已于2009年1月4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审核批准(苏政复【2009】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现将《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规划成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1.规划范围 宜兴市行政区范围,总面积约2038.… |
《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已于2009年1月4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审核批准(苏政复【2009】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现将《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规划成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1.规划范围
宜兴市行政区范围,总面积约2038.7平方公里(不包括宜兴太湖水域)。
2.规划期限
近期:2008—2013年;
远期:2014—2020年;
远景:展望50年。
3.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 [2000]25号);
3)《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建规[2005]2号);
4)《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建设工作的意见》(苏发[2005]31号);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2005年第146号);
7)《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8)《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9)《关于确认城市总体规划报批材料的通知》(苏建函规〔2008〕189号)。
4.城市性质
著名的陶都、长江三角洲生态旅游城市,苏浙皖三省交界地区重要的工业和商贸城市。
5.城市特色
宜兴城市主要特色为“中国陶都、江南水城”。
陶都特色主要是立足陶都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有效的发展陶艺,振兴陶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陶都。
水城特色主要是要求城市建设充分利用现状团氿、东氿及城区的河道,结合滨水地形,利用水对城市地形的有机划分,打造滨水城市,形成形态鲜明、充满新鲜活力的水城特色。
6.区域功能定位
苏、浙、皖交界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华东地区的生态旅游城市、商品流通中心和信息中心,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陶瓷产业区、环保产业生产和服务基地。
7.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城市人口远期规划为(2020年)60万人,建设用地72平方公里。
8.城市发展方向
宜城:东进、北扩、西优、南控
丁蜀:内部整合,集聚发展
9. 城镇空间组织
市域形成一片一轴的发展格局。其中,“一片”为东部中心片区; “一轴”为西部官林—徐舍—张渚—太华城镇发展轴。
市区形成“ 一核三组团” 的空间结构形态。其中,“一核”为以龙背山、东氿公园为绿核;“三组”团为宜城、丁蜀、滨湖新城。
10.城市功能分区
(1)宜城
宜城区:包括宜城旧城区和城东新区,全市商业、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及旅游服务基地,宜城的主要生活用地。
东山区:行政办公区。
环科园: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集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以精细化工、高科技产业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化工业区。
专业市场区:以建筑材料、装潢材料、金属材料市场、汽车交易市场、化工交易市场为主要特色的专业市场区。
(2)丁蜀
陶瓷产业园:以绿色陶瓷工业为特色的工业园区。
丁蜀区:丁蜀城区主要生活性用地。
站前区:以对外交通、陶瓷交易和以新型材料、轻工等二类工业为特色的城市新发展区。
1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高速公路:规划3条规划3条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和常宜高速公路(暂定名)。
快速轨道交通:平行宁杭高速公路建设宁杭城际铁路,在宜兴城区段采用全线高架形式。
航道:芜申运河、锡溧漕河规划为三级航道;锡滏运河规划为五级航道。
宜兴市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