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宜兴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09-04-09 14:53:45    浏览次数:70
索引号 014046317/2009-00208 生成日期 2009-04-09 公开日期 2009-04-09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中国宜兴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效力状况 有效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 主题(二)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分类词
文件下载
内容概况 宜兴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宜兴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宜兴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9年1月10日在宜兴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黄浩南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08年计划执行情况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日益加大的环保考验和持续趋紧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要求,国民经济的基本面继续向好,社会事业统筹协调推进,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呈现出“增长平稳、转变积极、民生改善、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增长18%以上,完成年计划的101.5%。

    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28亿元,同比增长22.1%,完成年计划的101.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9.5亿元,同比增长10.1%,完成年计划的95.8%,其中:工业后劲投入完成150.4亿元,同比增长8.4%,完成年计划的91.9%。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8.12亿元,同比增长27%,完成年度预算的100.3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210.1亿元,同比增长23.5%,完成年计划的107.7%。

    到位注册外资预计完成5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完成年计划的100%。

    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23.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7%,完成年计划的115.8%,其中:出口预计完成18.9亿美元,同比增长38%,完成年计划的1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20752元,同比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10100元,同比增长11.6%,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1.1%和101.5%。

    全市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连续5年保持17%以上的高速增长。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两项指标实现了“三年翻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位居全省县(市)第三。外资到帐总量继续保持无锡第三的排位,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及无锡市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跃上10000元新台阶。

    二、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规模工业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园区经济集约发展,品牌建设成果丰硕,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专项整治有序推进。自主创新取得突破。50家企业通过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1.6%,“三创”载体面积累计达56万平方米,6个“530”A类项目成功签约。现代农业提速增效。粮油生产连续5年获得丰收,现代高效农业大力发展,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太湖外向型示范区效应初步显现。服务业创新发展。商贸服务不断提升,现代物流稳步发展,服务外包取得突破,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全市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突破650万人次。

    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新一轮镇、街道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市镇职能有效理顺,机构运行机制加强。行政许可(服务)“两集中、三到位”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效能明显提升。招投标各项制度逐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外资到帐在无锡大市中占比继续提升。对外贸易逆势而上,出口结构继续优化,基地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创建江苏省出口品牌3个、无锡市出口品牌16个。外经合作继续拓展,境外投资质量显著提升,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企业上市工作有效推进。企业上市得到梯次推进,“中国锆业”8月底在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挂牌上市,累计上市企业达10家,后备梯队持续壮大。

    四、城乡建设成效显著,生态质量稳步提升

    城乡一体化格局逐步显现。城乡规划水平提高,规划的控制功能进一步强化,审核审批的透明度增强。城乡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城乡管理一体化强势推进。城市建设不断提速,城东新区建设成效显著,团氿风景区功能配套日益完善,中心城区改造循序推进,景观环境建设成效明显。交通建设不断推进,北互通连接线、渎边线、宜广线改造段等工程建成通车,航道整治工程基本完成。城乡优质安全饮水工程基本完成,全市污水处理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垃圾集中收运处理体系更为完善,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新农村七项实事工程进展加快。生态保护大力加强,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通过省级考核,水污染防治、太湖生态林建设、宜南山区非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加强。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能力加强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教育继续加强,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农民健康工程全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深入开展,“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通过专家组评审,群众文化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更为广泛,社保扩面有力推进。农民基础养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45元,城市、农村低保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350元和220元。社会救助保障进一步强化,慈善救助和善款募捐工作顺利推进,募集慈善基金5000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3.5万人。

    六、实事工程强势推进,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12件实事项目,经过全市各级的共同努力,完成情况良好。社会保障工程、经济廉租房建设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农民健康工程、农村危桥改造、家庭住户平安工程、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农村户厕改造工程、宜城老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广电传输网升级改造工程、省宜中迁建工程等11只项目均完成目标任务。人民医院南病房大楼土建完工,安装工程接近尾声;中医院城东新院已开工建设。

    总体上讲,全市经济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平稳健康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产业结构与优化转型发展要求有差距,有效投入与后续发展要求有距离,工业经济整体增速放缓,生产要素制约影响日益明显等。在宏观环境日益趋紧的情况下,我们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9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约束性指标

    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5%。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上年下降4%。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6以上。

    预期性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9%。

    财政总收入增长13%以上,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确保增长13%。

    农业现价总产值增长5%,其中多种经营增长6%。

    工业销售收入增长12%,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15%,工业增加值增长12%。

    到位注册外资增长10%,自营出口增长2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其中工业后劲投入增长1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提供就业岗位30000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2000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计划指标建议的依据:

    1、虽然宏观经济环境日益严峻,但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适度增长。从国际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经济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全球经济明显减速;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灵活、审慎、富有弹性的调控政策。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已将“保增长”放在首位,并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税收、财政、信贷等应对挑战的“组合拳”,这些政策的效应已逐步显现。虽然经济运行正处于调整期,但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增速有可能仍将在8%甚至更高的速度区间运行。

    2、虽然矛盾制约较多,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良好。2008年,我们遭遇了严重自然灾害、持续趋紧的宏观环境和日益加大的环保考验。面对困难和问题,全市上下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不动摇,积极应对,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平稳健康的良好态势。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保持高位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营出口、到位注册外资增幅均高于全省、无锡市平均水平。从产业基础来看,我市以投资类、内需类、基础设施类为主,出口依存度低,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市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已初步形成一个具有较强产业比较优势和抗风险能力的经济格局,将为我市下一轮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完成计划任务有难度但也是有可能的。

    3、体现科学发展,注重计划指标的引领作用。考虑今年的计划安排时,我们注意了以下几方面的衔接:一是与上级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取向相衔接,指标安排略高于无锡市平均增幅。二是与各级各类规划搞好衔接,尤其是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相衔接。“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从前三年的实绩来看,后二年平均增幅应不低于11%,才能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三是从上级对宜兴发展的热切期望以及周边县市的发展态势看,为保持相对领先地位,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综上所述,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以上的增幅以及相应的其它指标安排是必要的。

    二、实事工程项目计划

    2009年,市委、市政府将继续抓好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工程,初步安排12只项目。具体项目见附件1。

    三、政府重点投资项目计划

    2009年,市委、市政府将围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领域设施建设等方面作为投资重点。初定的重点项目见附件2。

    2009年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把握宏观趋势,提升应对能力

    针对当前宏观环境日趋严峻、全球经济减速等形势,进一步加强宏观趋势分析,加强对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宏观动向和举措的研究,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及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加强宏观目标管理,切实增强对经济发展的监测能力,强化对重点指标、重点地区的跟踪监测,对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重大战略,集中精力搞好调研。针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研究策划,提出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和行动方案,努力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围绕“保增长”目标,切实谋划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二、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加大有效投入。落实扩大内需的相关政策,发挥政府性投资引导作用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行为,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等方面,积极做好新增投资项目的申报工作。全力以赴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对上争取工作,资金申请与项目审批齐抓共进,抓好项目的前期推进,完备新开工项目的各项手续,做好重大项目的储备。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社会消费增长。重视社会消费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改善消费环境,完善和实施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把扩大消费需求与完善收入分配、扩大就业、服务业发展等政策结合起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三、加强企业服务,营造发展环境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要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一个保增长促发展的良好环境。汇总分析国家、省、市的最新政策信息,及时将上级精神传达给企业。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加强企业项目审批服务工作,切实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直通车”服务。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和改善企业服务,走进企业、了解情况,竭尽全力帮助企业协调矛盾、化解困难。强化融资服务,优化企业融资服务环境,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增加信贷投放。

    四、加快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着眼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和产业集聚度,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着力打造一批在高新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培育一批国内行业排头兵。积极组织大中型企业建设“一站两中心”等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引导和支持企业注重装备投入,积极引进、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健全创新服务体系,推进重点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提高人才支撑能力,全力推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利用各类科技载体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等手段,进一步壮大人才规模和改善人才结构,为推动我市的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重大项目、规模企业”为抓手,推进电线电缆等优势产业向高端环节攀升,扶持培育光电、光伏、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统筹城乡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加快老城区改造,抓好东氿新城建设,推进市政重点工程建设。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五件实事工程,加快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生态市创建,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坚决遏制和打击非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着力推进节能降耗。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深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全民健康保障水平,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同时,要健全完善大防控机制、大调解机制,加强社会综治工作,扎实推进平安建设。

    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战略部署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迎接挑战、真抓实干,为开创宜兴更加富裕和谐秀美的崭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