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水库片区概念规划
索引号 | 014046317/2008-00116 | 生成日期 | 2008-04-25 | 公开日期 | 2008-04-25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中国宜兴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主题(二) | 体裁 | 其他 | ||
关键词 | 分类词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横山水库片区概念规划 |
规划片区现状以农业用地和园林生产用地为主,属于横山村的行政范围,其中除了横山村老街之外,还有自然村庄3个,分别是谈家冲村、东山村、乌泥村,现状人口约250户。此外,片区内还有一处张渚自来水厂泵站,规划予以保留。
横山村老街中心距离横山水库坝顶约200米,最近的建筑距离水库坝顶只有90米,不能满足水库的绿化防护作用,老街内以商业为主,现状有小型菜市场、酒店、杂货店等等,并有少量的居住建筑;老街内建筑破旧,建筑风貌较差,规划将予以整体拆除。
三个村庄内自然环境优越、十分静谧、建筑质量总体一般、村内家家户户均被多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果树包围,其中包括栗子树、吊瓜子、柿子树等等。其中谈家冲村规模较大,村内有一颗千年冬青树,形成了村庄的中心,并在周边地区初具知名度,村庄内还有多处池塘,水质较好,周边树木环绕,现状村庄内有少量的农家乐活动,主要以当地农家特色饮食为主,规划将保留谈家冲村,进行以环境整治为主的村庄整治规划,使之与衡山水库地区的整体环境相协调,并且成为地区旅游景点的重要内容之一;乌泥村位于片区的西侧,村庄规模较小,布局零散,规划将拆除并予以统一安置,东山村也将拆除安置在西侧的谈家冲村内。
总体构思
构思框架:溪水引导空间 文化导出产业
溪水引导空间:针对规划片区背靠横山水库,溪流纵横的现状空间格局,规划以“溪水”为出发点,通过一条独具特色的蜿蜒溪流,将酒店服务区、垂钓休闲区、茶道区、农家乐服务区有机相连,形成串珠状开发。
文化导出产业:规划区内农家娱乐正在不断兴起,一些如“品农家饭、摘农家果、看农家戏”等项目正应运而生,传统农家文化正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地的旅游观光者。此外,片区内茶叶基地的发展,也使得该地茶道文化越来越浓。规划以此为契机,结合横山水库风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进行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项目开发,既是对当地文化的延伸,也为整个规划区的发展创造了一条致富之路。
各功能区布局
(一)、农民安置区
该片区位于规划区西北角,规划用地面积12.82公顷,容积率0.4,绿化率40%,以2—3层住宅为主,约可安置村民260户。该安置区是横山村地区的集中农民安置房,它不仅解决本次规划区内的拆迁安置工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始,周边地区的农民拆迁也将安置到此地,不仅最大程度地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有利于新时期农民物质生活的提高。
片区内的建筑布局一方面参考了现代居民住宅的布置方式,采用组团式格局,行列式排列,另一方面根据当地村民多年的生活习惯,每户设置了独立的生活庭院,做到“一户一园”,使之能满足当地村民的生活需求。同时组团式的建筑布局形式也有利于安置小区的分期开发建设需求。
片区村民住宅通过集中绿化及小区内部道路划分为4个组团,组团内部设置组团绿地,在组团之间设置部分便民公共服务设施,同时考虑到整个横山水库地区的环境建设,在安置小区内结合中心绿化形成步行空间,并且与其它功能区的步行空间相沟通,从而方便居民生活,同时在片区南部集中配置安置区的生活配套设施,提供管理,文化、商业及娱乐服务,例如菜市场、杂货店铺等。
(二)、生态林木观赏休闲区
该片区位于规划区中部,主要分布在横吾南路东侧,规划用地面积10公顷,绿化率90%。
片区将维持现有的生态环境,主要以生态林木的观赏和各种果树的采摘为主,现状地区内有大量的经济林木和果树林,是一处良好的天然氧吧,并且树群的布置有一定的肌理,规划将延续现状的肌理设置木栈道,以方便游客观赏,从而真正感受到田园风光的韵味。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木栈道应采用与片区相协调的形式,采用天然材质为主,例如木材或者碎石铺地等等。
(三)、农家乐综合服务区
农家乐是指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利用田园景观、优美环境、农村民俗文化及农村生活资源,以体验农村生活为特色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
该片区位于规划区中部,溪水路西侧,规划用地面积10.99公顷,容积率0.6。该片区具有两大功能,其一是解决谈家冲村及东山村的部分拆迁安置居民,其二是作为当地旅游的一个特色项目——“农家乐”来支撑当地的旅游发展。
片区东侧有一风景美丽的溪流,区内地势平坦,内有千年古树一棵,被村民视为神灵,成为谈家冲的中心所在。部分散落的池塘,经过规划整治将成为靓丽的景点。该村民风淳朴,有着一定的传统文化积累,同时又有着对旅游经济的渴望,这些对于规划的实施都相当有利。
规划对该片区采用“尊重现状,整合现状”的原则,对原村民住房基本不动,拆除风貌较差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对屋顶与外墙进行统一整治,内部装饰根据每户的特点自由布局。在适当位置设置花坛,草坪,沿线铺设特色路石,体现古朴特色。(具体见谈家冲村村庄整治规划)
片区可提供的旅游项目:吃农家饭、品农家酒、住农家屋、摘农家果、看农家戏、观百年古树、祈福百年神灵、体验锄禾之苦,享受鱼米之炊等。
(四)、特色商业步行街区
片区位于规划区的中部,规划用地面积4.98公顷,容积率0.35。
考虑现状“农家”、“茶道”、“水库”的特点,商业街以此为出发点构建商业文化,选择商业项目,提出特色购物渠道。建筑布局讲究古朴典雅,变化丰富。建筑采用坡屋顶,并通过连廊相连,以一至三层为主,大量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材质、构架、装饰等要素,营造出尺度宜人、收放有致、曲折变化、充满趣味性、层次丰富的街巷空间。
商业街中设置大量绿化、座椅、雕塑等小品,为人们创造出舒适的购物环境和交往空间,提升环境品质,同时亦与外部优美的山水自然环境相融合,与“旅游休闲”的功能定位相吻合。
商业街可以结合大觉寺的建设,每年举行主题鲜明的庙会活动,主题围绕佛文化和民间艺术,从而增强商业街区的活力,使之成为吸引人流的特色之一,同时也为整个地区增加了一个特色旅游项目。
(五)、垂钓休闲区
该片区位于规划区的南部,规划用地面积8.05公顷,容积率0.30。
垂钓休闲区是以垂钓娱乐为特点,集部分其它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服务配套区。
该片区在保全原有鱼塘肌理的前提下,设置了一定的木架、憩亭,并对垂钓路径进行整理。其服务配套的主体建筑沿路布局,一是方便了游客的进出,二是让原有鱼塘肌理得到更好地保存。建筑形态及色彩一方面注意与整个规划区的统一,另一方面体现片区特点,建筑简洁大方,有独特的造形却不显突兀。
片区可提供的旅游项目:钓鱼、赏鱼、烧烤、品茶会谈、戏水乐园,水上节目表演及宾馆居住等。
(六)、酒店服务区
该片区位于规划区的东南角,规划用地面积4.08公顷,容积率0.65。
规划一条贯穿整个规划区的南北溪流使得酒店从中受益,周边环境大为改观。为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当地自然生态的破坏,主体建筑全部布置于规划溪流西北面,在该片区北侧只建设了少量的配套用房。片区南侧设置了网球场和停车场。
酒店的设计将民居特色与江南庭院风格相结合,楼宇间既高低错落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或曲径回廊或浅滩流水或池塘小桥,充满情趣。建筑形象淡雅素朴,突出质朴的民居风格,又具有明快清新的现代气息。
片区可提供的旅游项目:住宿、餐饮、会议、桑拿、网球等。
(七)茶文化服务区
片区位于规划区的东面,规划用地面积24.86公顷,绿化率85%。
区依托山体,面向蜿蜒溪流,环境优越,气候适宜,有利于出产高品质的茶叶。本次规划保留原有盛道茶叶有限公司生产中心,并有计划的扩大其茶场面积,同时新增两组茶道展示场地,供旅游观光、看茶、品茶、了解茶文化,以及进行茶叶交易之用,其建筑形式可考虑采用传统建筑形式。
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片区的生态环境,现状的一条通往茶场的道路将改为茶场的内部道路,只允许乘茶场内部的观光电瓶车进入,茶场外部则由规划溪水路进入,交通便捷。此外,为了保证茶叶生产、种植不受影响,片区旅游还需实施人流管制,保证其不超过当地的生态容量。
片区可提供的旅游项目:采茶、品茶、茶叶生产流程观赏、学习茶道历史、进行茶叶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