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常务会议宜政纪[2008]2号
索引号 | 014046317/2008-00101 | 生成日期 | 2008-04-24 | 公开日期 | 2008-04-24 |
文件编号 | 宜政纪[2008]2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中国宜兴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 | 综合政务 | 主题(二) | 其他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管理,调整,预算 | 分类词 | 经济管理,财政 |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况 | 政府常务会议宜政纪[2008]2号 |
:常务会议纪要
1月8日下午,市长王中苏主持召开了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研究了开放型经济工作、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2008年度政府投资工程类建设第一批项目计划等3项议题。现纪要如下:
一、会议讨论、研究了开放型经济工作,听取了市外经局《关于鼓励发展开放型经济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汇报。会议认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水平,直接决定着全市经济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水平,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战略性的重要作用。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实施开放带动这一主战略,致力以开放型经济的大突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制订出台鼓励发展开放型经济工作的《意见》,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营造更为优化的开放环境,对于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开放型经济在更高阶段、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的新突破,将起到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会议原则同意《意见》精神,由市政府办公室会同市外经局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以市委、市政府文件下发。会议指出,2008年是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接轨转型的重要一年,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年见成效,三年成气候,五年站排头”的工作目标,明确五大基本原则,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以积极有为的工作措施,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五大基本原则是:一是要“抢抓机遇”,充分挖掘和利用招商引资的后续效应,积极鼓励和促进企业“以外引外、以商聚商”,真正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影响一片”的良好局面。二是要“迎难而上”,清醒认识当前开放型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三是要“自加压力”,坚决做到开放型经济的工作目标不能降、工作要求不能松、工作力度不能减、工作队伍不能撤,真正把开放型经济打造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翼。四是要“突出重点”,以重点产业为方向,以重点园区为载体,在项目引进、项目筹建和开业达产等关键环节上狠下功夫;五是要“狠抓落实”,通过创新落实发展举措,真正实现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有新提升、开放型经济工作对全局工作的贡献度有新提升。五项重点工作是:一是要在引进重大项目、高新项目上求得突破,确保新批总投资超亿美元或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的项目不少于5只。二是要在推动现有外资企业增资发展上求得突破,确保在宜投资的外资企业增资1亿美元以上,力争达1.5亿美元。三是要在开拓服务业外包工作新局面上求得突破。以做好一次调研、制订一个规划、建好一个载体、培育一个典型为工作主线,全面摸清我市服务外包的基本情况、行业分布、人才现状以及制约因素,加快研究制定切合我市实际的发展规划,启动建设市级服务业外包示范区,推动服务业外包企业向示范区加快集聚、形成规模,切实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四是要在推动和促进外资项目的报批、到账、建设上求得突破,确保外资投入工作量占全市工业后劲投入的比重达到30%以上、外资产出的贡献度达到全市总量的30%。五是要在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投资环境上求得突破,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由李秋峰常务副市长牵头每月至少召开两次重大项目协调推进会;对总投资近亿美元、协议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的重特大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协调和推进。
二、会议讨论、研究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听取了市环保局关于《宜兴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汇报。会议认为,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各级政府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主要任务是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等情况,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提供实践性依据,是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宜兴而言,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会议原则同意《方案》精神,由市政府办公室会同市环保局再作修改完善后,以市政府文件下发实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历时长、工作量大,为确保我市普查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实施,会议明确了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一要建立工作机制,由李秋峰常务副市长具体负责,市环保局牵头组织,加快形成“全市统一领导、地方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二要建立普查机构,成立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由李秋峰常务副市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刘建良任办公室主任,从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集中到环保局办公。三要强化经费保障,为确保普查顺利进行,市财政划拨16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普查阶段把好资金使用支出关,确保专款专用。四要强化部门配合,各成员单位要服从市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做到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真正形成工作合力。五要加强宣传报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相关要求,提高社会知晓度,营造良好的普查氛围。
三、会议讨论、研究了2008年度政府投资工程类建设第一批项目计划,听取了市发改局《关于要求批准宜兴市2008年度政府投资工程类建设第一批项目计划的请示》(以下简称《请示》)的汇报。会议原则同意2008年度工程类建设第一批22只项目计划,其中上年结转项目7只、今年新上项目15只,年内如有新的政府投资工程类建设项目,市委、市政府研究审议后再适时增列。会议指出,政府投资工程类建设项目,大都是一些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部分还是政府实事工程。这些项目投入资金量大、涉及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其施工、建设、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影响到政府的形象。为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工程类建设项目管理,会议要求,由市发改局会同相关部门做好五方面工作,切实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一是要加强规划设计的审核把关,确保方案符合我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要求。二是要严格资金预算编制的审核把关,合理控减项目预算资金。三是要继续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有效防范“低价抢标”、“恶意中标”等现象。四是要严格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审计把关,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及时有效地监督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五是要建立健全政府内部监督体系,在市监察局建立重点工程质量监察机构,切实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察。会议强调,政府投资工程的计划安排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项目实施要主动邀请市人大、市政协领导视察和指导,自觉接受监督,确保把政府投资工程建成精品工程、阳光工程、廉洁工程。